贵州桐梓县虎峰小学党支部党建与教育教学融合探索
学习检视找短板 共谋发展探出路
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学习过程中,全体党员教师以“不忘教育初心、牢记育人使命”和牢固树立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学习行动的宗旨,以“做实学习检视,深入课堂调研,寻找工作短板,剖析问题根源,精准研判问题,共谋发展出路”为措施找到了学校存在的短板——教学质量提升不明显。参与检视整改的党员同志一致认为改变不了生源情况,只能提升教师素能,改革课堂教学模式。学校支委商议后提出了以抓课堂教学改革促进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提升的发展思路。学校成立了“课改中心”,以支部书记为组织者主抓,教学副校长主管、业务精湛的中层干部主办,党员教师为主流,学科带头人为主体的课改实验团队,参与“当代好课堂”的研学活动,开启线上学习与线下交流的课堂改革模式。经项目部反馈虎峰小学课改工作线上学习在遵义市排名第一,得到了好课堂中心专家、中国当代教育名家冯恩洪校长的亲昵,于2020年1月12日亲临虎峰小学指导工作,并夸赞虎峰小学的老师们是“不等扬鞭自奋蹄”的教育改革先行者。
围绕教学抓党建 抓好党建促教学
结合学校工作做好党员的思想教育工作。根据支部组织生活规范化要求,年初拟定支部学习计划,做到“三定一集中”的学习规范,即定学习主题、定学习时间、定学习地点和一起集中学习,确保“三会一课”、“两学一做”、“主题党日”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定期召开党员大会、支委会,按时开展支部书记上党课。有计划、有组织、规范地开展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学习。
完善“三会一课”制度、班子例会制度、民主生活会制度和民主评议党员制度等,把日常的党建工作与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有机融合,学校开展的党员“一助一”“青蓝工程”“党员教师上公开课、示范课”“两学一做”“党员教师和骨干教师双培养“等活动,都充分体现了“一个党员一面旗帜"的模范作用。
落实“四三”工作机制 探索党建和教育教学融合
党支部结合学校实际拟出“四三”工作机制开展“红星耀讲台”活动。为了激励全体党员在教书育人中立标杆、做示范,围绕提高课堂效率,以“红星耀讲台”为活动载体落实“四三”工作机制。三思考三促进:要求每个教师党员认真思考三个问题来促进教学,思考我的课堂是否有效来促进自我反思;思考谁的课堂比我有效来促进创先争优;思考怎样的课堂教学更有效来促进有效课堂建模。激发全体教师创新教学理念,深钻细研勤思教与学的方式方法。三结合三争当:与党员示范岗、示范班建设相结合,争当教学能手;与育人工程相结合,争当先进教育工作者;与师德师风建设相结合,争当师德标兵。三服务三走进:组织服务党员、党员服务师生、部门服务年级和班级,走进教师办公室、走进班级、走进家庭。三联系三帮扶:围绕教育脱贫攻坚,支部和全体党员携手发挥凝聚力、战斗力和创造力,每位党员在学校联系和帮扶不同类型的学生。联系一名优等生,鼓励其再接再厉;转化一名后进生,教育学生转变学习方法和学风;帮扶一名特殊学生,为学生排忧解难。通过“四三”工作机制,让党徽闪耀在讲台,为广大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创造和搭建了全方位展示才能的平台和条件。
课改撬动学校变革 党旗指引课改方向
坚定课改撬动学校变革信念,充分发挥党员在课改中的先锋模范作用,课改领导小组与“当代好课堂”专家组多次线上交流,反馈学校课改工作推进情况。特别是在疫情影响延期开学期间,课改领导小组成员与党员骨干教师间多次召开微信视频会、课改实验班教师会,讨论探究。举全校之力,集众人之智,拟定了“聚焦课堂、发展学生、成就教师、提升校品,以改变课堂撬动学校整体变革”的总目标,为学校课改工作找到了前行的方向。支委成员与学校行政班子开展线上教育沙龙活动总结提炼出“三线一点”的课改管理模型和“五课两标准”、“两落点三步走”的推进计划。学校支委、行政牵头协同课改中心制定线上学习制度,采用“先学引领、张榜公布、抽样调查”等强硬措施来督促全体教师学习成长,让学习真实发生,转变观念,形成共识。
特殊假期,学生不能返校,党员教师、实验班级教师主动扮演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模拟课堂录制,并在全校教师培训会上解读模拟课堂视频各环节的操作规范,把合作学习规范向全校教师推广,为复学后训练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规范打好铺垫。因课改工作的努力探索,学校成功遴选为遵义市课改种子学校。在全市109名课改种子教师评选中,虎峰小学入选17人,为遵义市种子教师最多的学校,种子教师中的12名党员认真学习,克服了学习过程中的种种困难,完成种子培养任务。他们为课改而努力的精神感召着全体虎峰教师,把党旗高高树立在了课改进程中。
站在新的时代起点,虎峰小学党支部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突出“阳光”教育,让党旗飘扬在课改工作中,使学校党组织真正成为引领办学方向、推进教学改革、提升教育质量的坚强战斗堡垒!
责任编辑.陈传翠:实习编辑.金昊强